知名私募旗下基金被撤销登记!年内已有2425家私募被注销 强监管持续

理财作者:小编2024-01-14

  12月15日,中基协一连发布了3份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涉及3家私募管理人,知名私募厚朴投资旗下的厚朴建业基金赫然在列。最终,3家私募均被中基协撤销管理人登记。

  今年以来,随着监管扶优限劣的导向再度明确,一大批风险机构被加速出清。截至11月末,年内注销私募数量达到2425家,创下历史新高。

  此外,随着一系列新规的陆续发布,私募行业的监管正在不断完善,行业门槛不断抬升,叠加市场的调整,一大批小私募将逐渐被市场淘汰。

  厚朴建业等3家私募被撤销登记

  3家被罚的私募分别是,深圳科乐投资、上海易德臻投资、河南厚朴建业基金。其中,厚朴建业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1001万元人民币,为厚朴投资管理成员。

  中基协注销信息显示,厚朴建业的出资人分别为北京厚朴融灏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河南建业控股发展有限公司,认缴比例分别为51%、49%。

  据天眼查信息,厚朴融灏由厚朴(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持股70%,厚朴(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由陈蕊持股60%,而陈蕊为厚朴投资法定代表人。

  据了解,厚朴投资于2007年成立,其投资者全部为世界一流的机构投资者,包括高盛、新加坡淡马锡投资等,首期基金融资额就达到了创纪录的25亿美元。该基金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三位创始合伙人:高盛高华证券公司董事长方风雷、原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及香港业务主席何潮辉和原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王忠信。

  经查,厚朴建业存在三项违规行为,一是基金产品未及时备案,厚朴建业作为执行事务合伙人,设立了“厚建基金”,该基金投资沃邦置业,并于2019年5月30日持有沃邦置业51%的股权,合伙协议中约定厚朴建业以每年2%的费率收取管理费。以上表明该有限合伙以投资活动为目的,采用基金形式运作,为基金产品。截至目前,“厚建基金”仍未备案。

  二是信息报送不及时。截至2022年9月监管部门现场检查时,厚朴建业员工人数为5人,但当时其在基金业协会系统中填报人数为12人。

  三是不能满足持续性经营要求。根据厚朴建业书面说明受房地产行业经济环境影响,公司人员流失严重,目前公司名下已无基金从业人员;根据股东后续经营安排,公司后续不再继续展业,将对公司基金管理人资格进行注销,并进行工商税务注销。

  另外两家被罚的私募为深圳科乐投资、上海易德臻投资。其中,上海易德臻投资存在三项问题,分别是挪用基金财产、由其他私募代为开展募集活动、不配合自律检查工作。

  深圳科乐投资则存在五大问题。第一,不配合自律检查;第二,聘用无基金从业资格人员从事私募基金募集工作;第三,未对投资者进行有效回访;第四,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第五,登记信息不真实、不准确。

  最终,中基协决定撤销厚朴建业、深圳科乐投资、上海易德臻投资的管理人登记。

  年内2425家私募被注销,私募监管不断完善

  今年以来,随着监管力度的加码,私募行业掀起一轮注销潮,一大批风险机构被加速出清。

  其中,今年1月,单月就有1564家私募被注销;9月,私募注销数量又迎来一次小高峰,单月注销私募管理人246家;11月,中基协注销了47家私募。截至11月末,今年注销私募数量累计达到2425家,创下历史新高。

  此外,随着一系列新规的陆续发布,私募行业的监管正在不断完善。

  5月1日,《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正式施行。《办法》要求,管理人实缴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私募基金规模不低于1000万元,私募法人或高管要有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9月1日,《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是私募基金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意味着中国私募市场将迈向更专业、更规范、更透明的方向。

  9月28日,中基协正式发布《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指引第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指引第2号—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指引第3号—私募投资基金变更管理人》,并修订相关材料清单,推动形成覆盖“募投管退”全流程、体系清晰协调的自律规则体系。

  12月8日,证监会发布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私募办法》)。旨在加快推进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水平。

  为平稳过渡,对存量机构和产品设置了过渡期,其中私募基金管理人除名称、经营范围、实缴资本和高管持股比例外,应当在一年内完成整改;私募基金嵌套层级应当在两年内完成整改,对存量私募基金不符合其他规定的,完成整改前不允许新增募集规模或新增投资者,不得展期,到期予以清算。

  其中,将单只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实缴金额从10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并对投向未托管、代销、投向不动产、单一标的等特殊情形的私募基金要求实缴金额不低于500万元,投向单一投资标的的自然人单笔实缴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

  随着一系列新规的陆续发布,私募行业的监管正在不断完善,行业门槛不断抬升,分化和洗牌正在加速,叠加市场的调整,一大批小私募将逐渐被市场淘汰。

  截至2023年1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5.37万只,存续基金规模20.61万亿元。其中,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9.81万只,存续规模5.73万亿元;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3.14万只,存续规模11.12万亿元;存续创业投资基金2.3万只,存续规模3.20万亿元。